時間:民國103年12月12日(五)13:30-15:15
地點: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系館1F視聽教室
採訪:陳樂語

在12月12日的下午,我們迎來2014年的第二場碩博士生交流工作坊。這個工作坊由唐牧群老師主持,並邀請三位研究生,黎慧雯、黃于庭與薛弼心到場與圖資系的研究生學弟妹們分享她們的論文內容和研究成果,以及準備論文的心路歷程。以期提供大家在論文撰寫的過程中一些建議和不同的思考,達到觀摩與交流的目的。

2014121201主持人唐牧群老師進行開場

 

黎慧雯:大專院校圖書館行動應用程式之功能需求研究

在現代社會中,行動裝置已經普及化,持有率日漸升高。許多商業性服務機構也順應這股潮流,推出行動通訊服務,藉以滿足使用者多方面的需求。

在圖書資訊界中,最早推出的行動通訊服務是在1993年,由南阿拉巴馬大學(South Alabama University Library)推動的「無屋頂圖書館計畫」(The Library without a Roof Project),主要是在測試PDA是否適合推廣與使用圖書館資源。自此,國內外的圖書館便陸續推出各種行動通訊服務。以台灣來說,推動行動通訊服務的大專院校只有24%(36所),其中有推出行動應用程式(App)者也僅佔17所(截至2014年5月)。

文獻顯示使用者對於取用圖書館資源是有隨時隨地的需求,但統計結果以及應用程式商店中的使用數據皆顯示圖書館App的使用程度並不高。因此可以推測,目前已上線的App所提供的功能與內容,和使用者的需求其實有所差距。研究的目的即是想藉由了解圖書館使用者對App的需求和期待,以及從館員角度去檢視App在開發與維護的困難。希望可以提供未來大專院校圖書館在設計App上的建議,讓圖書館透過App滿足使用者行動資訊需求,並且推廣圖書館資源、提升資源的使用率。

文獻回顧首先介紹行動通訊服務的發展,接著聚焦於圖書館行動通訊服務的發展以及相關研究,目前的使用者觀點研究,主要是探討使用者對於廣泛的圖書館行動通訊服務之需求,以及其在圖書館行動版網站上的實際使用行為,而館員觀點研究顯示大多數館員對於提供圖書館行動通訊服務持正面態度,認為好用的圖書館App既可提升圖書館形象,還能增進館員與讀者互動,甚至是讀者之間的線上互動。行動資訊需求與行為方面,研究者根據文獻分為脈絡(移動狀態、靜止狀態)、動機(功能性、享樂性)、行為類型(資訊搜尋、支援行動、資訊交換)三個面向探討。

2014121203黎慧雯學姐說明前置研究過程

研究者將行動裝置限定在最普遍持有的智慧型手機,不包括平板電腦和筆記型電腦;對象則是針對大專院校的學生,以及大專院校圖書館的館員。研究方法是結合質化與量化方法的混合方法研究,質化研究包含針對擁有智慧型手機和App使用經驗學生的焦點團體法,以及針對大專院校圖書館館員的深度訪談法,量化研究則採用層級分析法,分別針對功能、內容和介面三個層級結構進行分析。

最後,研究者也以時間軸呈現她寫論文的各時期安排,建議學弟妹可從課程或報告中,思考與課程相關且感興趣的主題作為可能的論文題目。還有設計研究方法時,必須考慮其可行性。在口試部分,她則建議口試前每天排時間熟悉和複習報告內容,口試後幾天,也要根據口委意見增刪修改論文內容,使論文更臻於完備。

 

黃于庭:博物館網站與使用者認知風格之研究: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位校史館為例

此篇論文的研究者本身即是在臺師大校史館工作,因而她便從工作經歷去尋找可以研究的個案。在這方面的優點是,不僅前置工作較具效率,收集的數據也會相對豐富,甚至研究結果也能回饋至工作發展本身,這些都是這篇論文的特別之處。

大學的校史館本身,即具備了典藏文物、支援教學、協助母機構行政所需資源的資料提供等使命。而1979年的SAA(Society of American Archivists)文獻指出,大學校史館更身具大學博物館的責任。研究者在文獻回顧中也發現,博物館在數位環境的參與程度已日漸提高,同時從靜態呈現轉向互動模式。因此,博物館的網站更加成為了終身教育和學習的重要管道。這份研究主要希望可以藉由探究博物館使用者的認知風格,了解其對博物館網站的影響性,最終目的是希望能給臺師大校史館的網站一些修改上的建議,並作為其他大學校史館網站的參考。

在文獻回顧部分,研究者先對全世界博物館網站做了相關研究調查,再縮限至國內外大專院校校史館的背景調查。其中在台灣,國立師範大學的校史館成立最早,之後也陸續進行數位化,共有一萬多筆資料的建置。由於此研究屬於橫斷性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是針對個案網站作分析比較,所以研究結果也是針對研究時的時間點去彙整而成。接著,研究者利用問卷調查法和實驗法,分析參觀者對於不同類型網站介面的偏好。

根據R.J. Riding在1997年所提出,透過了解個體的認知風格(Cognitive Styles),便能進一步知道該個體是如何組織和傳播資訊。在認知風格中,又可分為「文字-圖像象限」以及「整體-分析象限」,此研究以聚焦文字-圖像象限為主。研究者還提及了Allan Paivio 在1971年提出的「雙碼理論」(Dual-Code Theory)。Paivio認為,人類的認知系統包含了語文的符碼處理和視覺的影像處理兩個部分,這兩個系統既各自獨立運作,又能相互影響連結。而人類在經驗中,會往文字和圖像形成網絡,透過整合進而強化認知。

2014121202黃于庭學姐講解眼動儀實驗

基於以上的理論,研究者設計了一系列研究方法。研究對象由行政單位、學生、教職員和大眾進行招募。研究方法分為兩部分,一是讓使用者填寫認知風格量表(Style of Processing Scale),另則為以眼動儀進行實驗觀察(Eye-Tracker)。眼動儀的實驗包含網站任務的測試以及眼動追蹤,自變項包含使用者的兩種認知風格:圖像型和文字型,接著設定不同的博物館網站介面(例如:圖文的排列方式差異)和不同任務類型(例如:已知項目搜尋/探索性搜尋)作為自變項,讓使用者觀看。讓使用者進行搜尋任務。如此,便能獲得依變項,包括眼動追蹤的總凝視時間、凝視次數、開始時間點與第一次持續凝視時間,任務達成率部分則包答題秒數與正確性。再配合使用者的瀏覽歷程去進行分析。

前測結果顯示,以文字認知風格為主的使用者,在瀏覽個案網站時,確實都會聚焦於網站的文字,並以文字需求為主;而在瀏覽圖像型網站時,圖片的重要程度將提高,但頂多和文字的重要性並重而已。針對圖像認知風格為主的使用者,他們總是優先處理圖像資訊,文字對其而言僅具輔助功能。從中,研究者彙整出認知風格、人機互動(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和博物館網站的相關性,例如人機互動的好用性,有部分便是仰賴對使用者認知風格的了解。由此,也更能提供博物館網站一些在未來介面設計上的建議。

另外,研究者還提及了眼動儀實驗的麻煩之處在於數據的龐雜,因為一個受試者一經實驗,就會產生一萬多筆資料待分析彙整。在這部分,本研究的合作對象為臺師大電機工程學系。所以,研究者建議,在設計實驗的過程中,若預期使用較為複雜的實驗方法,可能就需要尋找適合的合作對象,支援研究所需的軟硬體工具或提供協助。如此一來,實驗才具有可行性。

 

薛弼心:數位人文學學術文獻的研究特性與參考文獻型態的探索性研究

數位人文(Digital Humanities)起初被稱之為「人文運算」,是源於數位圖書館的興起,許多研究者會把研究資料透過數位化處理,藉此幫助研究進行。而數位人文學其實是一種讓資料說話的學科,它由資料呈現事實,再進一步讓學者去建構其背後意涵。因此,此篇論文以數位人文為出發點,從參考文獻及來源文獻等客觀的書目資料,勾勒出近五年(2009-2013)數位人文的樣貌和研究特性。

研究者的研究對象是會議論文及和期刊的書目資料,並針對來源文獻和參考文獻的差異進行分析。在參考文獻方面,分為記述分析和主題分析兩種。前者為分析資料類型、作者數、出版年、出版地、出版者類型;後者則有時間標記、涵蓋地區、主題分類。來源文獻因為資料的重複,僅記錄作者數、時間標記、涵蓋地區、主題領域四項。研究地區包含臺灣、英國和北美地區的會議論文或期刊論文,如:臺灣的Digital Archives and Digital Humanities、美國的Journal of Digital Humanities、加拿大的Digital Studies和英國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Arts Computing等等。

在研究方法部分,研究者利用的是Downe Wamboldt的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和先導性研究(Pilot Study),並基於文獻保證原則創造36個主題標籤 (Subject Tags),和使用Excel表格整理蒐集而來的數據,再進行資料探勘(Data Mining)。在研究過程中,也遭遇到一些困難,如:替書目一一建檔的困難性;還有資料選擇方式的限制。基於近用方便性,和對線上全文的需求,大多只能選擇Alliance of Digital Humanities Organizations會員的出版品。

2014121204薛弼心學姐的簡報內容以英文呈現

由參考文獻的敘述性統計分析,研究結果顯示,書籍和期刊對數位人文研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資料類型,但在英國與北美地區,也重視網路資源的使用。另外,人文學科通常可以引用到時間年代較久遠的文獻,但科技文獻則需要近幾年、越新穎越好的資料。而從前端平而長、後端高而短的引文年代曲線圖可以看出,數位人文的引文型態結合了人文學和科技兩學科。在臺灣,研究多傾向引用專業出版者,北美地區則多引用大學出版者。在主題領域的部分,三個地區無論對於參考文獻或來源文獻,歷史與資料探勘都是數位人文學的核心項目。大多數文獻也都具有一個以上的討論主題,充份顯示數位人文學跨領域的特性。

最後,研究者還提及了數位人文的未來方向。例如:其實數位人文的研究還能從許多不同的角度切入,像是社會網絡等等。且數位人文學的用途也值得被推廣,因為它能夠透過資料的事實呈現,讓研究者發覺可能忽略的議題。

2014121205工作坊現場情形

 

結語與側記

碩博士生交流工作坊不僅是提供系上研究生報告、說明自身論文研究的機會,還讓參與的同學、學弟妹們都能對於論文寫作、研究過程有更明確的認識,並從他人的分享中獲得學術養分、汲取經驗值。而筆者雖為學士班學生,尚未涉足研究領域,但參加了這次工作坊也收穫頗多。尤其是在學姐們的論文報告中,還有後續一來一往的問答間,對論文研究歷程有了更具體的初步認知,對圖書資訊學研究所也產生了更多不同的想像。


文章分類: 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