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攝影: 黃鈺涵、 戴辰軒

「⋯⋯在那時我挺中機槍就射擊位置後,發現右前方,距約一百公尺餘處之草地中,有敵人出現,我詳細一看,見其是投誠模樣,我立即機槍對正他,同時叫弟兄們喊話,那時我即拿著衝鎗向他衝去,⋯⋯」
——《古寧頭戰役國軍第19軍18師52團8連少尉排長李海之作戰報告》

 

民國38年(西元1949年)10月25日凌晨,金門外海出現大批共軍機帆船,對台灣展開進攻,黑暗的海平面被砲火照亮,雙方就此開啟國共戰爭中的關鍵一役「古寧頭戰役」,現稱「金門保衛戰」。這場戰役歷經了56個小時的浴血苦戰,最終國軍將共軍逼退至北山斷崖,取得勝利,成功鞏固了金門在臺海中的和平,同時也奠定了臺灣將來能夠穩定發展的基礎。

從國共雙方交戰之前緊張的軍備競逐情勢,至對峙交鋒之時作戰策略的擬定及轉變,這些珍貴紀錄至今都被保存在作戰報告書、電報文與情資分析資料等檔案之中,而這些資料也在2016年 8 月中到 10 月底,在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展覽廳(位於新莊聯合辦公大樓)正式公開展出。

(圖一、展覽海報)

展區以戰役過程之推進作為分類,一共分為五大區塊:首先,展覽入口即是第一展區「關鍵交鋒」,此區運用新媒體技術營造共軍進攻、大敵當前的氛圍,呈現了國軍以 M5A1 戰車砲擊共軍船隻時,烽火照亮海灘的緊張情境(見圖二);第二展區「一觸即發」,此區展示許多檔案文獻及軍艦模型,呈現出雙方的戰力比較、軍備情形與作戰策略;隨後進到戰役關鍵56小時的時間脈絡裡,第三展區「烽火三日」除了展示戰爭期間敵我雙方攻防的謀略檔案紀錄,亦備置了許多互動式裝置,讓觀眾能夠模擬兵棋攻守,或是沉浸在北山古厝巷戰激烈交火的場面之中,還能透過展場的電話聽筒收聽來自最前線的戰情報告(例如本文最初所引之李海作戰報告即為其一),營造出親臨關鍵戰事之情境;走過情勢緊張的56小時戰事後,來到放映古寧頭戰役紀錄片的第四展區「戰轉乾坤」,此區記錄著國軍歷經多日纏鬥後終於順利擊退共軍的榮耀時刻,廊道陳列著英雄榜、重要將領人像與檔案,引領觀眾一同感受國軍當時取得最終勝利的喜悅,並且感懷、尊敬壯烈奮戰的將士們。而最後的第五展區「和平展望」,以虛擬實境的方式,帶領大家走到現今萬里晴空的金門島上,一覽戰地古蹟風光,讓觀眾見證古寧頭戰役帶給後世的和平與歷史意義,頗具省思與教育的價值。

 

融合互動多媒體技術展示檔案資料

在「關鍵56小時:古寧頭戰役檔案新媒體展」中,檔案的展示方式結合了互動設計,運用新媒體技術使觀眾感受戰爭之臨場感。展區入口將俗稱「金門之熊」的 M5A1 戰車結合動作感測技術,當觀眾站至指定位置,眼前屏幕將被觸發播放古寧頭戰役第一日之場面:國共雙方開火交戰的場景,讓觀眾得以立刻感受當年戰場前線的緊張感。

(圖二、展區入口結合動作感測技術播放戰役首日,我方開砲抵擋共軍夜襲之景)

此外,「一觸即發」展區係利用臉部辨識與肢體感測技術,偵測觀眾的面部表情及肢體動作,使觀眾可以藉由揮動手臂,選擇螢幕中個人化的軍服與兵器,然後,在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背景中模擬換穿當時國共雙方的裝備,透過角色扮演得知兵員的戰力狀況,而在拍攝AR相片後,可將之發送到個人信箱作為參觀紀念。這種擴增實境技術替展覽增添了趣味的互動成分,讓觀眾得以用不同的視角認識古寧頭戰役的歷史。

(圖三、觀眾可透過肢體移動控制裝置,拍攝個人專屬之國軍人像照片)

在「烽火三日」的展區中,觀眾則可以在金門地圖的互動裝置上,移動或擺放戰車及兵員圖章,裝置透過動作感側技術偵測觀眾的佈兵行動,若擺放位置吻合古寧頭戰役之戰略分佈,即會觸發地圖平台,顯示國共交火的戰況動畫。另外,該展區也設置了利用紅外線感測技術打造之虛擬巷弄槍戰遊戲,讓觀眾與同行夥伴能夠並肩作戰,組隊模擬當時國軍擊退共軍的場景,使嚴肅的展場增添許多互動感與趣味性。

(圖四、利用紅外線感測技術進行的虛擬槍戰遊戲)

歷經56小時的古寧頭激戰後,國軍順利將共軍擊退,富有保衛台灣的歷史意義。事隔近70年,科技日漸發達,檔案局將國共對峙、戰略規劃、交火抗共的相關檔案公開展出,策展者打破過往平面靜態手法,結合新興科技的應用,將珍貴的歷史檔案以動態的方式呈現於觀眾面前,讓觀眾可以在與裝置互動的過程中,感受當時戰役氛圍,增添觀展的興致。

 

互動展覽興起的美麗與哀愁

由於檔案多為文字或影像紀錄,容易帶給一般民眾生澀無趣的刻板印象,因此,當今愈來愈多的檔案展覽改用多樣化的動態形式呈現,以吸引觀眾接觸檔案,並藉此提升觀眾對檔案內容的認識。除此之外,亦能透過互動設備延伸檔案內容、擴展內容豐富程度。在台灣,已經有許多博物館及檔案展覽同樣應用新媒體互動科技,帶給觀眾新穎、深刻的體驗。

各式互動展覽的興起,可以想見未來檔案展覽結合互動科技的趨勢與影響。儘管互動科技為檔案展覽帶來更多人潮,且能夠讓觀眾進一步認識檔案,然而,該如何在互動科技與檔案內容之間取得平衡,避免互動系統過度鋪張而掩蓋展覽最初的教育與知識內涵,確實是當今策展者在進行創意發想時所面臨的一項難題。

(圖五、透過公開展示,讓觀眾重新認識國家檔案之價值)

在未來,檔案展覽的形式已經不再侷限於靜態的檔案陳列,雖然互動科技的融入尚有需要克服的困難,但新興科技彌補檔案素材趣味性不足的缺憾,仍能激發策展者提出兼具教育意義與創意互動的展出型式,進而提供觀眾全新的參觀體驗。而藉由檔案多樣態的公開展出,民眾也得以重新認識檔案、了解檔案的珍貴價值。

 

參考資料
1.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2016)。古寧頭戰役檔案新媒體展。檢自:http://atc.archives.gov.tw/guningtou/
2. 林巧敏、李佩珊(2015)。檔案展覽互動展示設計與規劃之探討。大學圖書館,19(1),1-20。doi:10.6146/univj.19-1.01


文章分類: 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