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撰稿、攝影:王而立、呂佩穎、陳世萱 2015-03-19

系網一直以來有重要的一個任務與目標,都是希望讓無論是還不太認識圖資的高中生,或是正在系上努力摸索的在學生都能更加了解圖資、認識自己。每年杜鵑花節熱熱鬧鬧展開,讓大學生和高中生有更多當面交流的機會,我們也希望除了在杜鵑花開的短暫週末外,讓經驗豐富的老師們透過訪談的形式,提供更多關於圖資領域的一手資訊和建議。除了高中生、想認識圖資的一般大眾以外,身處領域中的大學生們也不妨趁此機會了解除了課堂以外的老師們更具體的研究內容,下次遇到有人問「圖資到底在學什麼?」時更大方清楚的回答吧!

林奇秀老師從大學時就踏上了圖資的道路,雖然一開始對圖資所學也懵懵懂懂,但是隨著準備研究所,還有之後進修的過程,一步步更加確立自己的專業核心價值,並回到圖資系教書,主要開設圖書館資訊系統、研究方法、參考資訊服務等基礎核心課程。此次訪談中老師除了介紹自己的研究生涯,針對生涯規劃,也有具體的意見,提供給高中生們參考。

 

Q: 先請老師介紹一下您的研究背景

我的研究主題在博士班至回臺大教書的前期,關懷現象為政府資訊,而研究取徑是資訊社會學(social informatics),此外我一直在關心的主題是從碩士班時期受教於黃慕萱老師的資訊尋求行為。近年來,關懷的現象面慢慢移轉到廣義的學術傳播現象,並與我原本就感深感興趣的面向結合,例如學者的資訊使用與資訊行為,或是學術傳播體系裡的一些新興的現象,比如說開放近用(Open Access)等。此外,我也開始從事引用文獻相關研究,像是基於引用文獻的各式量化分析,以探究學術變遷、學術傳播路徑,乃至例如同儕評鑑效力、學術表現評鑑諸如此類這些議題,這些也都算是在廣義的學術傳播議題中。

 

Q: 那老師當初是怎麼會想要進入圖資領域呢?

就是誤打誤撞啊,分數到了就填這裡然後就落在這個地方啊(笑)。

其實當初並不是因為有什麼特別期待或理想才主動選擇,在大學四年對圖書資訊學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實際上是在準備考研究所時,重新去整理過去上課內容、閱讀來自同學的筆記,還有大量閱讀自行蒐集的備考資料過程中,才開始對圖書館學有一些比較認真的感受與看法,覺得可以再深入接觸一段時間看看。所以,真正在意識上有進入這個領域,應該是在大四備考時,後來念了研究所,就是逐步跟著所上的課程架構學習,意識自然而言與其更加接近,而後順理成章的就在個領域中就業與發展。碩士畢業後,在思考後續人生工作時,覺得自己的人格特質與能力應該很適合教書,也覺得教書是自己覺得可看到一生意義的工作,便立定先工作一段時間後,將來要繼續攻讀博士,並在大學謀求教職工作。當時的生涯目標,很確定是希望朝此方向發展,後來也很幸運的,這些目標都能實現。

 

Q: 老師在圖資系這麼久以來有沒有遇到什麼有趣的事?

大家應該不知道吳明德老師以前會拿著吉他自彈自唱,還曾經在圖館之夜上台表演兩首歌。可能也很多同學不知道吳老師是一個很喜歡運動的人,之前有在系上組壘球隊,因為壘球是可以讓男生女生一起參加,所以會固定帶著系上一群人在系館前的草地練球。

2015031901

 

Q: 對於大一新生老師有沒有甚麼想說的話?

要成為一個符合我們心目中理想的大學生,開始朝成為一個獨立成熟的大人邁進的話,首先就是要先拋棄那種被人照顧的習慣,很多人其實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習於被照顧這件事。比如說大學裡的學習環境比高中開放,你會有許多自己選擇要做什麼、不要做什麼的機會,大學的修課與生活結構雖然比較鬆散有彈性,但絕不是我愛怎樣都行,許多規範與要求必須先摸索清楚,例如畢業前必須要達到哪些資格需求,該怎麼規劃才能達到那個要求等。換言之,就是先把大環境的遊戲規則弄清楚,之後再在這個充滿彈性的規則下規劃自己的學生生涯,按部就班達到目標。我覺得現在很多大學同學都很有自己規劃求學生活的想法,但有時會淪於自作主張,愛怎麼修課就逕自去做了,覺得這樣做那樣做應該都可以,但到臨畢業前,才發現某些學分不能抵,或是某些必修課程被卡住了,其實不能預定的時間畢業等。這其實就是看似獨立有主張、其實還是欠人照顧的徵兆。

除了修課的例子外,校園生活各層面還有很多類似需要養成全面思考、積極諮詢與資訊收集評估的地方,而且記得要查證官方資訊或向具有權威度的資訊來源諮詢,而不是仰賴口耳相傳或隨便上PTT問學長姐或陌生人,人家說可以就覺得應該也可以。很多規定會隨時間變化,每個個案也會有不同狀況,別人的經驗不見得能適用在自己身上。再加上現在校園中學習機會很多元,也讓大學的學習進程更加複雜,例如學校有出國交換留學或是雙修的機會,如果你在系上四年課程之餘還想追求這些目標,你就更需要弄清楚這些學習各自的要求,如何與母系課程結構搭配,進而規劃出適合你的時間進程與每個階段必須達成的項目。換言之,對於大學生活,也要有遠、中、短程的規劃,這樣比較能夠安心面對大學生涯雜沓而來的活動,包含學業、社群、校外打工、實習方面的事務等。有了進程上的規劃,大學生活雖然可能繁忙有壓力,但也是按部就班而來,而且也會較為充實。

 

Q: 老師對於未來想念圖資的高中生又有什麼建議呢?

要念圖資的話,第一就是不要以為在圖書館工作可以讀很多書(笑),圖書館的職缺絕對不是要聘人進來涼涼看閒書的。基本上就是要認知到你在圖資所學,是為了要扮演人與資訊或閱讀素材之間的橋樑。而這個「你」可以是指你個人,或是你所任職的資訊組織。圖書館即為其中一種非營利的組織,在社會上扮演人與資訊媒介或是閱讀素材的橋樑,其他例如商業導向的資訊組織亦然,你的專業就是在扮演需求者跟資訊之間的中介者,這些都會彰顯在系上課程中。

另外對於有意來推甄本系的高中生,應該先了解系上的課程結構。我自己參加過幾次高中生推甄面試,我通常會詢問他們的一個基本問題就是「你來推甄本系,那你對本系的了解有多少?可不可以說說看我們系上大概都在學些甚麼?」,但事實上,非常多來面試本系的學生,對這個問題根本答不出所以然,一問就會知道他幾乎沒看過系上的課程介紹。但其實現在校內各系的課程地圖都在,高中生看到這些系所課程資訊,或許不見得能懂多少,但應該還是會有一些感覺,知道這個系在學什麼,再加上現在Google那麼方便,稍微配合關鍵字再查詢一下,都應該要知道哪些課目大概是在學什麼。

所以,很多來推甄的同學在自傳中,把對於圖資的嚮往寫得頭頭是道,但一問之下,發現對我們的課程一無所知,我就會傾向這個想:「啊你大概是把圖資當作進臺大的備胎吧。」或者是,過於強調自己在高中的各種事蹟表現,而不知道我們其實是想尋找對未來有想法、知道自己想學什麼的學生。說白一點,重點就是在面試時展現出你的誠意,讓面試的老師知道「我是有備而來的,我有先做過功課了,我知道我來這裡要幹嘛」。

2015031902

 

Q: 那麼老師對於畢業生有沒有什麼想說的話?

最重要的是確定自己想要什麼,而且有努力地去經營自己的能力,當機會來臨時才能夠擁有充分的實力。生涯規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規劃上有遠、中、短程的意識,在生涯路上就可以走得比較有方向。人各有志,圖資畢業之後,自己想要追求的是什麼,圖資領域的目標也好,非圖資的目標也好,其實都沒有關係,重點是若你的目標是需要某種實力才能達成,就要在那之前好好經營自己。目標的實現,部分也靠機緣,你不一定會擁有你期待的那個機緣,但若是遇上一個好機緣,卻因為資格不足或能力欠缺而錯過期待已久的機會,那是很令人扼腕的,所以我會比較強調規劃與準備。然而,在這同時,也還是要隨時保持著一種調適自己與接受變化的彈性,在面對意外的人生插曲,可以用比較開放的心態去接受。這樣你在職涯的發展上會比較有方向感,但萬一走上非預期的人生路,也還是能夠心境平和地去面對生涯的轉折,甚或能進一步去欣賞不一樣的生命風景。我覺得積極規劃與保持彈性,兩者同樣重要。

 

Q: 老師覺得圖資的學生有什麼樣的優勢或是特色?

圖資人的優勢跟特色不容易從外顯的資格或經由特定儀器工具的操作來展現,比如說,圖資人目前仍不像律師或會計師,被社會公認為一種無庸置疑的專業。但其實我們的優勢就是四年課程裡一直在灌輸滋養的資訊組織與服務,它是一種比較隱性的特質,圖資系畢業生對資訊世界、資訊資源的本質,乃至於它的所在及運用方式及原理,都有比別人更多一層的了解。這種隱性特質,很難被人一眼就看到,或是瞭解它的社會價值,但實際上,圖資系畢業生在職場上跟其他人相較之後,往往會深受認可,因為圖資人不只對外尋求資訊能力很強,在工作場域內部對不斷產生出來工作資訊的彙整與加值處理,乃至於產出一套有條理、有內涵的產品的能力,其實是很強的。這些能力,當同學還在學時,不見得能很明晰的感受到,但這種在工作上能化繁為簡,並展現成果特色的概念性的優勢,應該是我們畢業生能力最強的一部份。除此之外,外顯可見的能力,例如資訊組織、分析、設計、或專案管理能力等,我覺得都是圖資人的優勢。


文章分類: 新聞報導 , 系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