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高竹瑩、陳敏柔
時間:2016-6-17(星期五)13:30–15:15
地點: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1F視聽教室

2016系上第一場碩博士生交流工作坊在盛夏的6月舉行,此次工作坊邀請三位研究生,分別是張霈萱、馬中哲及賴璟毅,在唐牧群老師的主持下,與同儕及學弟妹分享他們論文中所探究議題、研究設計與流程以及相關的研究成果,也提供一個平台,讓對同樣議題感興趣的師生能進一步互相交流、討論,接下來就讓我們隨著三位研究者的腳步,一起來了解他們的研究內容吧!

 

張霈萱:以經驗抽樣法探索不同音樂偏好屬性使用者之日常生活中的音樂聆聽行為

隨著網際網路愈來愈發達,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等行動載具的人們與日俱增,再加上線上音樂串流平台等聆聽音樂的管道持續地發展,比起過去,音樂也更容易融入人們的生活。這樣的現象促使人們無意間偶遇音樂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多,像是透過瀏覽、無意中聽到音樂,或是因為他人的討論、推薦而選擇聽某一首歌等,因此,霈萱學姐透過研究聆聽音樂行為,不僅僅關注主動的音樂檢索行為,更進一步了解非主動的資訊偶遇情況,以及人們的資訊需求被喚醒的情境。

學姐提出的研究問題包含三大部分,首先是想知道人們聽到新的音樂之管道,以及有多少比例的新音樂是來自人們對音樂作品的需求喚醒,為了了解人們對音樂作品的需求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被喚醒,將人們在音樂偶遇時的資訊來源分為主動尋求資訊、非主動得到資訊(如:受到別人推薦、分享)以及透過人際管道、非人際管道(如:推薦系統、大眾傳媒)這四個象限;其次是探討再次聆聽音樂的情境中有多少比例源於環境中的需求喚醒;第三是觀察個人的音樂涉入程度及音樂偏好開放性分別與其音樂行為有何關聯,其中,在涉入程度方面,原先是想對照高涉入程度和低涉入程度之間的資訊來源分布,是否有所差異,但受限於受試者的參與人數,目前僅鎖定高涉入程度的對象,並觀察其音樂資訊來源的分布情況。

霈萱學姐表示,這次選擇聆聽音樂的行為作為研究主軸,主要是因為人們在挑選音樂的過程中,可以觀察到明顯的偶遇情況,加上音樂類型的選擇繁多,且每個音樂類型之間又有很大的差異,探究人們對於音樂的偏好開放性及其行為是非常有趣的。音樂如同一種文創商品,人們會先感知到商品的存在,之後才會開始對它有興趣,那麼,人們或許也是得知特定樂曲的存在而聆聽,或者聽到音樂片段而進一步聆聽,就如人們看電影前會先去看電影的預告片,引發興趣後才會去看整部完整的電影。因此,學姐的論文探究了音樂聆聽行為之相關問題。

霈萱學姐的文獻回顧提及在圖資領域中,傳統的資訊行為理論較關注的是主動、明確、直接搜尋等偏向任務導向的資訊尋求行為,在未刻意尋求特定資訊時的情境脈絡下,意外尋獲有用資訊形成資訊偶遇的現象,則是比較常被忽略的部分,而目前還沒有相關研究將音樂偶遇與有目的且主動的資訊尋求行為區分,因此,了解上述兩者在人們的音樂聆聽經驗中的分布情形,以及那些音樂偶遇是否會引發更多的音樂尋求和聆聽行為,也是其研究想要探究的面向。

關於音樂偏好屬性與人格特質間關係的研究,則聚焦於特定音樂類型與特定人格類型之間的關係,例如:喜歡尋求刺激的人,可能會比較喜歡聽搖滾類型的音樂,但這樣或許會忽略他喜歡嘗試不同曲風的本質,因此,若跟人格特質作連結,推薦系統有可能就會縮限在原本就喜歡聽的音樂中,而無法向其推薦其他新的音樂。在此研究中,學姐希望能透過音樂偏好開放性以及音樂涉入程度,了解人們的音樂偏好屬性,其中音樂偏好開放性是源於本系系友張媺媺學姐在2015年所提出的「偏好開放性」概念,在電影偏好開放性量表的基礎上,再加入音樂偏好開放性的定義,主要能透過量表了解自行尋求與受到推薦時,對音樂的態度是比較容易接受,或是容易抗拒;而音樂的涉入程度,則源自於消費者心理學的「涉入」概念,意即消費者對於某個商品的涉入程度,會影響其資訊尋求行為。由於想了解音樂的資訊尋求行為,學姐也引用音樂的涉入程度,代表的是音樂與自身的相關性,以及音樂對於自己的重要性,並藉此了解音樂涉入程度高的人,其對於音樂的尋求模式為何。

比較特別的是,學姐運用的研究方法,是透過「經驗抽樣法」來調查音樂聆聽行為,能補足傳統研究方法(如訪談法)之不足。雖然訪談法可以深入了解一個人音樂聆聽經驗,但缺乏量化資料,無法進行系統化的分析;若是使用一次性的問卷,回顧過程時可能較容易產生偏誤,除了對於自己的行為不易回溯,也可能因為只抽樣一次,只能回想到前一次聆聽音樂的經驗,而不足以完整了解一個人真正的聆聽行為;而經驗抽樣法的優勢在於它可以擺脫場域的限制,同時保留受試者的音樂選擇權,以非介入性、密集性的抽樣,真實呈現當下的聆聽感受。

而霈萱學姐目前已完成發放、回收與分析預試問卷,並同時招募線上受試者以及前測問卷的發放,以14天為一個週期,每日5次的問卷發放皆需在收到問卷後立即填寫,其中,為避免受試者產生預期心理,每天發放問卷的時間不一;後續也將透過信度與因素分析了解問卷的信效度,並以相關分析、多元迴歸分析了解音樂的資訊來源與人們的偏好屬性之間的關係。

2016030_01張霈萱學姐說明音樂偶遇的資訊來源

 

馬中哲:政府開放資料承辦人員之資料尋求歷程初探

接續上台分享的是馬中哲學長,他的研究主要是透過訪談承辦政府開放資料人員,以了解其資料蒐集過程,進而探討現今我國政府開放資料的情況。

政府開放資料是指由政府機關所蒐集或產製,在不需要使用特定軟體,便能開啟檔案的狀態下,提供民眾取用的公開原始資料;當政府對外開放的資料越來越多,越能提升政府施政的透明程度。目前國內政府各部門對於開放資料的實施態度不盡相同,較重視或認同開放資料的單位會特別設立專門單位承辦相關業務,但也有些政府機關僅僅只是指派內部人員兼任開放資料的承辦人員,而研究者試圖藉由了解承辦人員處理政府開放資料的過程,理解該政府機關處理政府開放資料的實施流程。

中哲學長的研究問題主要有兩個面向,首先是想要了解該政府機關需要做開放資料此項業務的原因,其次是針對目前國內的開放資料,從資料的蒐集、資料篩選以及獲取資料這三個階段,來了解詳細的實施情況。

在文獻回顧的部分,學長發現國內目前缺乏政府開放資料這方面的研究,大部份是以整個處理資料的流程為研究對象,較少針對局部資料處理的階段作進一步的探討,少數往下深入的研究也只限於資料篩選的部份。而目前政府開放資料的實施過程在國內也尚未被研究,因此,學長希望對政府開放資料整體的實施過程做一個解釋,以補足這個研究缺口。

中哲學長的研究使用的是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法,針對研究架構設計訪問大綱,並多使用WH型問句,讓接受訪談的承辦人員能夠暢所欲言,在詢問問題時,也盡量避免使用專有名詞,譬如:在了解對方的資訊需求時,直接問「對業務的哪邊有疑問?」,而不使用資訊需求一詞。而訪談對象的部分,則使用立意抽樣篩選,考慮的條件包含該政府機關有進行政府開放資料之業務、願意接受訪問的承辦人員,另一方面,研究者亦考量中央政府機關與地方政府機關等不同類型的組織皆需兼顧,故皆納入訪談對象。

在第一輪立意抽樣的對象訪問完畢後,學長向受訪的承辦人員尋求推薦,以增加訪問其他機關的機會,並以此為線索,進行第二輪的訪問,最後一共訪問11所政府機關。目前學長已將訪談資料整理完畢,並著手資料分析。我們很期待在不遠的未來能夠讀到「政府開放資料承辦人員之資料尋求歷程初探」的研究結果,以更深入地了解此議題。

2016030_02馬中哲學長說明研究架構

 

賴璟毅:社會科學量化資料再使用研究—以2011-2015 TSSCI期刊論文為例

最後由賴璟毅學長發表「社會科學量化資料再使用研究—以2011-2015 TSSCI期刊論文為例」,作為本次工作坊的壓軸講題。此研究就近五年刊載在臺灣社會科學引文索引(Taiwan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TSSCI)上的期刊論文,探討有關社會科學領域的量化研究成果為其他研究所使用的狀況。

美國的政府機關與期刊都希望學者能公開研究資料,因為公開研究資料有益於學術發展,然而,每項研究都有自己獨特的研究脈落,有時難以互相借鏡應用,而多數學者對於開放自己的研究資料難免會有顧慮,未必願意將經過一番努力誕生出的研究心血無償公諸於世。因此,為了鼓勵學者貢獻更多的研究成果,政府應設計好相關的配套措施,例如:論文的原始資料若被用於其他研究,可設法以某種方式列入個人的學術貢獻之中。

在璟毅學長的研究中,研究問題有三大方向,首先是被再使用的論文之共同特徵;其次是研究者使用他人研究成果進行次級資料分析的原因,其中,包括研究者如何得知這些論文的存在,又如何判斷是否符合其使用需求;最後是研究者如何評估他人的成果對自己是否有幫助,以及如何將他人的研究成果轉化成可用的參考資料。

學長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內容分析及深度訪談。先將經過實證研究、使用他人資料、並且在近五年發表於TSSCI期刊上的文章進行內容分析。此外,透過立意抽樣,針對五年內使用他人發表之論文來進行研究的14位學者,進行深度訪談,以了解學者因研究需求使用他人的量化資料時,如何尋找、評估、以及處理資料。

2016030_03賴璟毅學長說明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在2000多篇實證論文中,經濟學佔了二分之一,另外一半則由政治、心理、社會、教育等等其他學門瓜分,其中,經濟學所使用的資料類型,統計的業務型資料佔了半數,其餘的則是一般企業的調查資料,民間私家的資料較少。而受訪者表示,較專門的資料大部份經由專門負責的機構查找索取,透過圖書館獲得的資料極為少數;另一方面,各學科所重視的變項在該學科內相差不多,例如:在社會學中無論是哪方面的研究,還是不免運用人口、性別等等的分布資料來進行分析。尤其是政治學,由於各科的學門特別類似,所以,非常容易使用相同的資料進行分析,至於心理學則因習慣由自身推演發展理論,因而較少使用前人的研究資料。

學長也發現,研究者偏好使用政府或大型機構所產製的資料,以及一般學者不容易自行蒐集的資料,因為政府或大型機構的資料信效度通常較高,而需要長期追蹤才能完成的研究資料,則往往由國家政府來調查研究記錄。而在評估資料方面,學者著重可用性,包含是否符合研究問題、滿足學術規範與指標、能否做為發表文章的材料、樣本是否足夠等。

2016030_04碩博士交流工作坊現場情形

 

結語

這次的碩博士生交流工作坊,三位碩士班的學長姐分享了他們的論文內容,除了研究者透過發表,在短時間內將所關懷的研究議題,傳達給同儕及學弟妹,學弟妹們也能近距離觀摩他們的研究歷程。而論文報告結束後的問答時間,我們也進一步從別人提問的問題中,釐清論文整體的實施流程與論文所要探究的核心議題,讓我們對於研究有初步但更為深刻的認識。


文章分類: 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