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時間: 2017年11月10日至2018年1月12日
展覽地點:臺大總圖書館的小展廳和中廳
撰稿:王睿英、葉奕辰
攝影:葉奕辰

臺灣大學圖書館、臺大人類學系暨人類學博物館、臺大原住民族研究中心、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與日本遠野博物館合作,於2017年11月10日起至2018年1月12日,在臺大總圖書館的小展廳和中廳舉辦「觀風蹉跎-伊能嘉矩的田野歷程書誌展」。「觀風蹉跎」四字取自伊能嘉矩三度用於田野調查和文獻資料集的題名,有著「應多投入時間觀察臺灣風俗民情」之意。展覽至今,觀風蹉跎一展已吸引許多讀者駐足參觀。究竟伊能嘉矩是什麼樣的人物,為何如此「吸睛」?伊能文庫是什麼?這次的展覽又有哪些內容與巧思呢?跟著我們一起進到總圖,一窺這次的伊能嘉矩特展吧!

 

伊能嘉矩與臺灣研究

伊能嘉矩是臺灣文化與人類學研究的先行者,出生於今日日本的岩手縣遠野市,21歲時因學潮遭岩手縣立師範學校退學,後於東京成達書院與東京人類學會學習漢學、史料批判的近代歷史學與當時的新知人類學。29歲作為總督府雇員來臺,出發前發表〈陳余之赤志,訴於先達之君子〉(余の赤志を陳べて先達の君子に訴ふ)一文,闡明了到臺灣進行人類學研究的志向。

在擔任總督府雇員的期間,伊能嘉矩與田代安定組成「臺灣人類學會」,推展臺灣漢人與原住民的研究,並藉由田野調查與閱讀史料,於《教育知報》上發表如〈臺島の雁信〉、〈臺灣雜俎〉等多篇文章,以及出版《臺灣在世界中的位置》、《臺灣蕃人事情》與《臺灣史》。40歲回到故鄉遠野後,仍持續進行臺灣研究。

在臺灣歷史研究的層面上,伊能嘉矩注重歐洲、東南亞各國與中國的海上力量擴張對臺灣的影響,並認為歷史與民俗兩者間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其於《臺灣在世界中的位置》一書中書寫從元明至荷西再至滿清的發展脈絡,更成為日後臺灣歷史研究的基本架構。另外,於漢人研究方面,伊能記錄其移民史、文物與風俗習慣等;於原住民研究上,伊能在《臺灣蕃人事情》中涵蓋了原住民、原漢互動及清政府理番政策,被視為洞見(陳偉智,2017),除此之外,他也在分類上推翻了清政府以政治歸化為標準所建立的生熟番系統,藉由踏查改以體質、土俗、思想、語言、歷史等重新分類(張家綸,2014),留下寶貴的研究紀錄。此次在中廳中的互動螢幕所展出的,即是伊能所留下的埔里地區原住民紀錄。

圖 1 《雜誌記事綴帳》收錄的〈余の赤志を陳べて先達の君子に訴ふ〉
(取自臺大圖書館特藏資料J616)

 

伊能嘉矩與臺大

伊能嘉矩雖在臺大前身(臺北帝國大學)成立前就已離世,其著作與紀錄卻深深影響臺北帝國大學的臺灣研究,像是此次的展出中,便展有第一任校長幣原坦引用其著作的相關研究。另外,臺北帝國大學更在創校時,自伊能嘉矩遺族購入其藏書、手稿及臺灣原住民器物等,入藏圖書館及人類學系,其後建立了「伊能文庫」,成為早期的臺灣相關特藏資料。

近20年,臺大重新整理伊能文庫,出版《國立臺灣大學藏伊能文庫目錄》,並參與數位典藏計畫,與伊能嘉矩的故鄉遠野市合作,整合兩邊的資料,建立「伊能手稿文庫」,供人查詢及瀏覽,同時雙方也簽署了「文化交流協議書」,以利未來更多的交流活動。

 

展覽亮點1:小展廳布簾

一進入總圖書館的左手邊便是小展廳,可說是在讀者入館的必經之路上。或許是為了吸引讀者觀覽並補足小展廳容易一眼望盡的缺點,展覽方在門口掛起了一幅半截的米色布簾,上面寫著「伊能文庫九十年從遠野到臺大」、「觀風蹉跎」幾行字,由於布簾使得讀者只能隱隱約約看見展間內部,故能引發其上前一窺究竟的好奇心。

圖 2 小展廳的布簾全體(葉奕辰攝影)

穿過布簾進入小展廳,讀者得以真正一探展廳裡的內容。雖然小展廳裡僅佈有展板和照片,但對於不熟悉伊能嘉矩的讀者來說,這些圖文資料提供了讓讀者瞭解展覽主題和內容的重要基礎,如伊能嘉矩的簡介、伊能與臺大的關係、伊能過去的學術經歷和著作,以及這個展覽與遠野博物館幾次合作的脈絡。細細咀嚼其中內容,便能在進入主展區前對伊能有初步的認識,也能了解本次展覽展出了哪些展品。

若讀者仔細讀過展間裡的資料,可能會在離開小展廳時,對主辦方在布簾上做的小巧思而感到佩服——遠看以為是紡織所造成的方格花樣效果,細看之下原來是一張張伊能文庫的卡片目錄圖像,代表著臺大和伊能有所關聯的起點。

圖 3 小展廳布簾的局部(葉奕辰攝影)

當我們進一步去回想卡片目錄在過去圖書館中扮演的角色,便會覺得這布簾的設計相當有意思。在圖書館尚未自動化的時代,卡片目錄如同讀者和館藏間的橋樑般,作為讀者查找館藏資源的工具。過往研究者們利用卡片目錄使用伊能文庫,延續伊能在人類學方面的研究,而今日的我們雖已不再使用卡片,但當我們觸摸這襲卡片花樣的簾子,並試圖去看看後面究竟展示了什麼的時候,似乎正如過去的研究者一樣,皆是透過這些卡片去構築我們對伊能的認識。這個佈展上的小巧思,在臺大總圖書館內的伊能嘉矩展覽中,是多麼恰如其分的隱喻,展方的用心在此處展露無遺。

至於真正用於管理伊能文庫所使用的卡片和卡片目錄櫃,則擺在中廳的主展區中央,藉由這樣的空間陳設,把伊能嘉矩對台灣的研究貢獻如紀念碑般矗立在展區中央,同時也創造了小展廳與主展區之間的關聯。

圖 4 主展區伊能文庫卡片櫃(葉奕辰攝影)

圖 5 主展區全景(葉奕辰攝影)

 

展覽亮點2:特色展櫃

「不要用封面來決定一本書的好壞」,但事實上封面與內容的重要性是相輔相成的,中廳主展區的周邊展櫃設計揉合「封面包裝」與「內容」兩個要素,展方透過將特藏內容輸出在半透明的材料上的方式,浮貼在展櫃的三個面上,呈現以「內容包住書本」的特殊設計。

圖 6 《臺灣藩政志》、《理蕃誌稿》展櫃(葉奕辰攝影)

這樣的設計看似裝飾性,其實別出心裁。倘若實際到現場觀展可能會發現,這些小展櫃上除了展品本身原有的說明牌之外,還多貼了一塊說明在展櫃的腰側,而這塊小牌子上頭竟載有展櫃上大圖輸出的內容!例如:《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篇》的小展櫃上就貼著「伊能嘉矩編寫的臺灣地名詞條檢索,這些地名採用臺灣在地語言發音」的解說文字。當熟稔日語五十音的讀者看到這個說明,便會忍不住繞著展櫃尋找熟悉的地名,一邊默念、一邊回想著臺語發音,在這富有趣味的讀音比對過程之下,讀者不知不覺地就和原本以為「硬梆梆、咬不動」的內容互動了起來。

圖 7 《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篇》展櫃布置局部(葉奕辰攝影)

 

展覽亮點3:展覽限定書籤和藏書票

主展區中央的桌子除了放置現代再出版的伊能相關著作,還有一樣東西能引起讀者的注意,那正是本次展覽的特製書籤與再製版伊能文庫藏書票。在展區間,經常能看見讀者們經過時,因瞥見桌上的書籤和藏書票而停下腳步、賞玩一番,接著便彎下腰將藏書票蓋上印章後帶走。這樣小小卻富有收藏價值的紀念品間接增加了展覽和讀者間的連結,使得原本對展覽主題較無興趣的讀者會因為好奇書籤上花樣的來源,而去找對應的展櫃觀賞,甚至進一步對整個展覽的主題感到好奇,而仔細繞過展區一輪,是個看似簡單,但讀者會相當感興趣的展覽布置。

圖 8 主展區書籤藏書票自取區(葉奕辰攝影)

 

結語

圖書館有著保存重要文化資產的任務,但除了保存之外,如何讓這些珍貴的館藏能夠為讀者所用也是格外重要的議題。透過這樣的主題特展,不僅能夠增進各方各界對伊能嘉矩以及臺大所藏有之伊能文庫有更多的認識與瞭解,並能促使更多專家學者利用這些特藏資源進行相關的研究與利用。臺大圖書館其實還藏有其他像伊能文庫一樣珍貴且豐富的特藏,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精彩、耐人尋味的主題展覽陸續展出,等著讓你我一同來發掘深埋在臺大圖書館之中的寶藏。

 

參考資料

張家綸(2014)。臺灣研究的每一個角落,都有他的身影──伊能嘉矩。取自: https://gushi.tw/
陳偉智(2017)。導讀《臺灣文化志》的形成史與接受史。載於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新北市:大家出版。
陳偉智(2014)。伊能嘉矩: 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伊能嘉矩(1895)。余の赤志を陳べて先達の君子に訴ふ。


文章分類: 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