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1系友費城圖書館張翠娟館長專訪

發佈日期: 2019-02-27
撰文: 傅嬿羽、呂文
照片提供:系友張翠娟

在七〇、八〇年代,留學風氣盛行,很多學子都有著「美國夢」,向來重視圖書館發展的社會文化亦燃起許多圖資人的去美國深造的憧憬。但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勇氣和毅力堅持自己的夢,去經歷、碰撞、跌倒、再站起。而翠娟則是一個有勇氣和毅力且相信自己能夠做到的人。

張翠娟,畢業於臺大圖資系。在大學生涯中,翠娟從圖資的課程中找到了自己的興趣,加上對外文的熱忱,使她具備外語能力的優勢。畢業後毅然決然選擇攻讀美國的圖資研究所。從此往後,一步一腳印地在圖資界留下了她努力的足跡和熱心服務的身影。讓我們根據訪談,一同慢慢了解翠娟當初求學與工作的心路歷程吧!希望能藉由透過翠娟的經驗,讓圖資人對於整個美國的圖書館環境有些許了解,同時帶給圖資人未來可以耕耘和發展的新方向。

 

確定內心志向,毅然決然赴美攻讀圖資所

「對於八〇年代求學的人來說會有一個『美國夢』,嚮往有一天能去美國念書。」翠娟娓娓道來。她沒有考慮過澳洲、歐洲等美國以外的地區,那時的人們對於美國有種特殊的憧憬,覺得如果要出國深造的話,非美國莫屬。且英文能力優秀的她,在美國生活想必會更加如魚得水。

對翠娟來說,當初大學沒上外文系雖然可惜,卻也讓她來到圖資系,從而找到了之後的人生方向。在大學四年除了圖資系本身的課程之外,她另外選修了外文系跟語言學相關的科目,才發覺自己主要是對「外語」有興趣,而非外國文學。就讀圖資系雖算是誤打誤撞,卻也沒有太多遺憾。

「我喜歡美國的地方在於這裡很公平,我可以同等地與其他人競爭,美國人甚至覺得我很厲害、很會考。」她笑著表示,身為一個在臺灣身經百戰的「考生」,去美國跟其他人競爭簡直是越挫越勇。但除了筆試之外,其實還有口試這道難題。口試的確是一大難關,除了要有流暢的英語能力,還需要言之有物來讓主考官看出一個人的想法和主見。

「口試這部分就真的要靠實力。」她用自信的語調說道。不只是要說著一口流利的英文,還要將一路學習累積的實力展現於外以及散發積極、自信的魅力,才有機會打動主考官。

獲得碩士學士學位後,翠娟也沒有一刻停止學習和成長。她所就讀的香檳大學是就業導向學校,只要修畢應修學分即可畢業,但她為了拿獎學金,每周還要額外工作二十個小時,雖然不用像臺灣的研究生埋頭苦寫論文,不過同時兼顧課業和工作,並在一年半內畢業需要非常多的額外的努力,其實十分辛苦。但好在她的辛苦最後有結出甜美的果實,她順利地被費城圖書館錄取,在碩士期間就取得了圖書館員資格。

「如果對英語有把握,且有圖資背景和服務熱忱的話,很鼓勵來美國發展,這裡的圖書館員一直都很缺。」翠娟鼓勵圖資系的學弟妹也可以來嘗試這條路。美國的圖書館員不像臺灣,不是任何學位都可以考取,必須要先取得美國圖資系的「碩士學位」才行。且每個州和每個圖書館的招考方式並不一樣,有些甚至需要先有證照才能來面試。在考試資格的高條件篩選下,更加保障了願意在圖資領域付出心力的應試者們。

 

一步一腳印、踏實踏穩,從圖書館員走向館長之路

翠娟一開始擔任的是專業館員,部門著重於社會、歷史和商業這三個學科,「美國文化」成為一個難題。美國人通常都會預設身處於美國圖書館的館員對美國的各種文化常識或知識都會十分了解。但由於翠娟在臺灣長大,對於美國很多基本的地理、歷史、人跟人之間的相處之道還十分陌生,需要額外花很多時間去深入了解美國民眾對於資料的需求為何,還要將在地的歷史文化一併考慮融入後,才能有效地跟人進行互動與溝通。但這些慢慢累積的、與他人互動的經驗,翠娟表示對她的未來職涯幫助不小。

相對的,中文能力和對華人文化的熟悉卻是翠娟披荊斬棘的利器。現在美國圖書館走向多元化,希望能夠對於各個族群有更多的了解並滿足不同的需求,尤其是在新移民族群不斷融入的社會變遷中。因此,成長背景與文化知識成為了她的一大優勢。像是協助新移民辦理公民證,跟新移民談心聊天、推廣圖書館的館藏與活動等等,她都得心應手。

最一開始,翠娟的服務族群是成人,當了三年成人館員後,她為了陪伴在臺灣工作的未婚夫一起等待綠卡辭掉了在美國的工作回到臺灣,並在資策會服務了一年。這段時間她努力去了解和學習一些跟圖書館自動化的相關知識。一年後,翠娟與丈夫赴美結婚,繼續她在美國的圖書館員奮鬥史。回到美國後她轉當兒童館員,一路拾級而上成為分館的館長、區館的館長和總館的館長。回到臺灣的那一年,對翠娟來說不是休息,而是珍貴的學習機會,積累了日後順利當上總館長的實力。

另外一方面,翠娟也提到在美圖書館員的工作比照公職人員福利如醫療保險、法律諮詢、工會保障及學費補助等,使她能夠平衡工作與家庭。身為一個生了五個孩子的圖書館員,產假真的給了她很大的方便、能夠顧及家庭和工作雙面的需求。

而相對於臺灣的公共圖書館只是被動接收政府預算,美國的公共圖書館館方需要主動寫提案來募款或者和大公司合作來獲得贊助,且對於各式各樣不同的族群,各館也要依需求替他們量身打造相關服務。

「現在的美國公共圖書館已經不是倉庫或書局,而是一個公民的綜合中心。在公共圖書館的工作,每天都不無聊、充滿著新的挑戰!」翠娟表示,除了每天要面對的各式各樣的客群,甚至包括弱勢族群如街友、精神狀況不穩定的人之外,還要處理各種大大小小的問題,十分忙碌。在美國,公共圖書館的工作變化無窮,有可能今天要辦婚禮、明天要辦烹飪工作坊,形形色色的活動讓生活充滿了無限可能。但也可能因為要面對許多變化與挑戰,所以美國的公共圖書館遠比其他類型的圖書館還要缺乏人才。除此之外,服務不同客群亦是美國公共圖書館員的重要任務。如何協助遊民找到工作?讓精神不佳的人諮詢資訊?想學習樂器或烹飪的人要如何取得相關資源?都是現在美國公共圖書館所需探討的問題。而願意有耐心、跟社會基層份子互動且具有服務熱忱者,即是公共圖書館員的最佳人選。

「我們從來不會墨守成規。」隨著新服務、新活動的推出,在職進修也是很重要的一環。館員們會透過閱讀專業雜誌和圖書館相關期刊跟進新知,知道其他圖書館有做麼服務、有甚麼可以效仿的地方。雖然資訊量過多,時間可能不夠,但館員們還是要挑選自己負責的部分來閱讀、不能落後於時代。

另外參加專業組織也是資訊與知識交流的好時機,像是美國圖書館協會和各種會議和工作坊。而翠娟也參與director summit大型聚會,一同跟其他館的館長討論之後各館的發展方向,除了分享各自的創新見解同時研擬未來的營運方針。除此之外,還有工作上的圖書館參訪。像是系上謝寶煖老師到費城圖書館、翠娟系友至加拿大圖書館進行實地探訪,可以借鏡他館優點,應用在自己館內。

翠娟也鼓勵圖資系的同學,能夠多多利用網路資源學習(如她提到Webinar)。現在科技日新月異,不用當面見到老師也可以聽課、獲得相關的資源。她認為位居館長不應該停止成長、畫地自限,而是隨時精進自我,時時思考在時代變遷下使用者們需要的為何?圖書館能提供和改善的為何?而美國圖書館協會亦有推出很多給館員學習的線上課程,讓館員也能與時俱進,提升自己的能力,並從中了解使用者需求。她認為,不斷學習並成長,才能讓圖書館員的這份工作是具有意義和價值的。

 

力爭上游、不放棄學習,朝你們的「美國夢」邁進

「華人要非常努力才能在異鄉競爭。」翠娟說道。在不同的環境裡,面對的使用者和文化習慣都是不同的,除了了解不同文化、從同事身上吸取新知外,還要學習組織管理的能力,用服務群眾的熱忱來把事情做好。

「好好地讀、確定你喜歡你的工作。」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中,一定會有語言和文化壓力,並且前後要花上好幾年才能與當地的人建立穩健關係,然而,透過與讀者互動,是可以慢慢建立起信心的。從一開始學著怎麼辦活動、照顧兒童讀者,到後來寫報告,都是一步一步、敢問、多學而來的。美國的每間公共圖書館因為文化不同,面對的「情境題」也不同。每天都需要絞盡腦汁來解決各種困難與挑戰。這樣的過程其實是在磨練自己,也是工作的道路上的一種學習體驗。

「如果是真正對圖書館界有興趣的學弟妹,很鼓勵來美國圖書館界闖一闖。」最後,翠娟鼓勵想要在圖書館界深造的學弟妹,不妨來美國試試!在臺大圖資系學習完基本理論之後,可以考慮到美國的圖資研究所攻讀,並且選擇自己真正想服務的對象和領域,找尋最適合自己的出路。如果真正需要的話,也可以去費城找她,她願意提供更多備考和面試的協助給學弟妹們,讓更多圖資人能在美國驕傲地發光發熱!

張館長信箱:Changjxx@gmail.com
張館長FB:https://www.facebook.com/jennifer.t.chang.14


文章分類: 新聞報導 , 系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