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簡翊淇、陳世萱
撰稿:蕭愷琳、湯高銘
照片提供:蔡天怡老師

資訊行為相關研究背景

我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資訊行為相關研究,探討人跟資訊之間的互動關係,包括人們的資訊需求、尋求與使用行為。這個研究領域是與多位老師學習後才逐漸聚焦的。

大學時期雖然主修是歷史,但修課重心其實是在我的輔系──圖資系。大三時,我跟著藍文欽老師做專題,做了目錄學相關研究,開始對於學術研究產生興趣;大四很幸運地有機會參與陳雪華老師和歷史系及資工系合作的台灣歷史數位圖書館計畫,也一面跟著歷史系吳密察老師做明清檔案的標校工作,於是對數位典藏與使用者研究開始產生興趣。

進入碩士班之後,跟著吳明德老師做國科會計畫,學習一個研究如何從發想到完稿,也發現理論與實務是可以結合的,讓我覺得踏上研究之路並非走入象牙塔,更確定自己希望從圖書館學的核心概念來探討使用者相關議題,因此,我的碩士論文將引用行為視為某種資訊使用行為,透過引文分析和訪談,探討資訊可獲性與使用者的引用行為。

在美國求學期間,我也受到多位老師的啟發而找到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我的博士論文運用資訊視域理論,以量化與質化方法探討大學生課業相關活動的資訊尋求行為,最終極的關懷,是希望促進資訊的取用,並藉由了解人們的資訊行為來幫助資訊素養的推動。

透過專題研究、計畫參與以及論文寫作,我和許多老師互動學習。這些經驗除了豐富我的研究方法和視野,幫助我探尋自己的研究領域,也讓我在教學研究上有許多參考模範,讓我得以建立自己教學研究的步調,也建立起自己與學生的互動方式。

20151216_2_01天怡老師於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取得圖書資訊學博士

 

從歷史到圖資的心路歷程

我高中曾在圖書館擔任義工,但對圖資其實並不甚了解。聯考因些微的分數差距而沒有錄取圖資系,讓原本目標不甚明確的我這才對圖資系躍躍欲試,於是,大一上學期就到圖資系修習「參考資源」,覺得圖資系的課程對我而言的確更為有趣,尤其發現不少同學對課程作業感到不勝負荷或厭煩,而我卻樂在其中,遂決定大學生涯可繼續往圖資系修課。而後來廣泛地修課,讓我得以進一步探索自己的興趣。

大三以後,透過專題和工讀機會與圖資系老師接觸,更覺得自己的行事風格比較符合圖資系文化。總覺得歷史系的行事風格較為正式,而自己太過隨性。

決定推甄圖資所是一個重要轉折,但過程中並沒有特別的曲折或掙扎,有點像是不小心考到歷史系,雖然並不排斥歷史學,但大一修了「參考資源」以來就傾心圖資,兩個領域在心中的位置就不一樣了。

 

圖資系教書經驗談

在圖資系的教書經驗還算順利,系上的學生絕大多數蠻有心學習,也感覺到許多學生相當聰明且有想法,有些學生更具創意,課堂討論或報告中,有時會獲得超出期望的驚喜,這是教學過程所樂見的事。

不過,剛回系上教書時,往往很自然地對照先前在美國擔任講師時的教學經驗,而有些不習慣台灣上課時安靜的氛圍(儘管自己以前在課堂上就是那安靜的一份子)。在美國教書時,課堂上,學生總會跟老師對話、提問甚或分享自己的經驗。我相信適度的課堂互動有助學習,因此,如何鼓勵學生提問及增進課堂互動至今仍是我在學習與調適的部分。

在規劃課程時,我會適時安排課堂討論或活動。透過課堂討論與活動,除了加深學生對授課內容的印象,也可以增加凝聚力和參與感,又可能激盪出不同的想法、聽到不同的聲音。目前教學過程中,學生參與的狀況算是相當不錯。

而令我印象深刻而感動的事情是:去年幾位學生將資訊行為理論作為聖誕節交換禮物的點子。原先擔心自己講授資訊行為理論過於枯燥,但這幾位學生竟然在修畢課程一學期之後,以課程內容作為休閒娛樂的話題,這件事也為我帶來莫大鼓舞。

若說對系上的學生有什麼期待,就是希望大家能夠保有學習動機與熱忱。雖然透過學習找到自己的興趣相當重要,但身為圖資教育工作者,仍不免私心期待更多人願意投入這個領域。

20151216_2_02天怡老師與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之師長合影

 

給大一新生:保持喜歡學習的心,平衡課內外生活,盡力去探索。

每個人進入圖資這個領域有著不同的原因。有些人是真心喜歡,有些人也許是誤打誤撞。但既然來到了這裡,就要盡可能多方探索這個領域的樣貌,好好利用在學的時間接觸不同的課程、認識系上的老師與同學。而專題研究是難得一對一跟老師單獨學習的機會,可以多加利用,對大一新生來說也許言之過早,但可以先放在心上。

大學生活中,社團和打工實習也很重要,同學們可以多利用大學這幾年充實各方面的經驗,抱持開放的態度去探索。但打工、玩社團也不要本末倒置,應視自己當學期的修課狀況去平衡花費的時間,也許可稍作規劃,例如:大一的課餘時間以社團為主、大二以打工為主等,最重要的是以不影響修課為原則。

我自己的社團經驗,是參加台大國樂團,大一誤打誤撞陪著朋友去,就這樣留了下來,還當了兩年的幹部,十分投入。寫企劃書、辦音樂會、辦美加巡迴等經驗雖然佔據了很多時間,但自己回顧下來,與課業的平衡都維持得還不錯,對我來說是彌足珍貴的經驗。

天怡老師(前排右三)與臺大國樂團團員之合照

 

給畢業生:不要輕易放棄,也不要強求。就是這麼簡單,就是這麼難。

我看到很多大學生剛畢業就急著想要確定自己未來的路,而感到無比焦慮,因此,建議即將畢業的同學可設定三、五年為探索期限,給自己多一點彈性時間去探索未來;亦可設定短期目標,透過階段性任務去探索未來的方向。學校生活和工作往往有很大的落差,剛進入職場需要一段時間逐漸摸索,所以,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做好心理建設並放慢腳步去面對新的生活或許會調適得更好。

在現實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如果對某個方向懷有很深的熱忱,即使三、五年內達不到目標,還是要相信自己,勇敢追求,不要輕易放棄,慢慢朝那個方向前進就好。然而,何時該堅持,何時該放手,的確難以拿捏,也沒有標準答案。自己當初即將畢業的時候,也是有些徬徨,但是,我告訴自己:「不要輕易放棄,也不要強求。就是這麼簡單,就是這麼難。」將這句話送給畢業生,希望各位能夠在未來能夠堅持自己的理想,並掌握理想與現實的分際,做出最適切的決定。

 

圖資人的優勢和特色

圖資人很熟悉資訊組織、整理,強項就是篩選、過濾資訊的能力,能很快掌握最具核心價值的資訊,尤其在現今資訊量非常龐大的情況下,迅速找到重要且需要的資訊是相當關鍵的能力。圖資系畢業生擁有上述專業知能,這些技能在各行各業都能夠用得上。另外,我也相信透過系上課程,圖資人都練就一身製作報告的功夫。這些書寫與使用資訊科技的能力對於日後的工作應該相當有助益。此外,透過圖資教育養成不斷學習的習慣也是一大優勢。本系諸多課程除了傳授專業知能,也在培養同學不斷接收新知的習慣,均暗示了自學的重要性,希望每位同學都能持續學習,不斷提升自我。

而我也認為圖資系的學生能夠扮演跨領域的中介者角色。各種領域的合作都需要有個橋樑,我常覺得基於圖資學門跨領域的特性,圖資人較能聽得懂其他領域的人所說的「語言」,雖然我們不懂其他領域的專業知識,不過,「聽懂他人說什麼」才能有效溝通,是跨領域合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文章分類: 新聞報導 , 系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