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撰稿 / 攝影:賴思竹、林芝萱
採訪日期:2016-11-21

前言

你可曾揣想過,擔任「總編輯」究竟是什麼樣的滋味呢?

這次我們專訪的人物,是任職於希伯崙股份有限公司、《管理與創新》雜誌總編輯的許景麗學姊。

那天早晨,我們與景麗學姊相約在咖啡廳。學姐神采奕奕地談論著多年來在出版業工作的種種,從中我們深刻感受到一股對於工作的熱忱和篤定。
以下,就讓我們一塊兒聽聽景麗學姊與我們精彩的分享吧!

 

編輯與自身的連結

景麗學姐說,她從大學時代開始,就對報章雜誌非常有興趣。而在臺大圖書館系(今圖書資訊學系)求學的階段,看見最喜歡的《雄獅美術月刊》刊登徵人啟事便前去應徵,從此投入出版的行列。

我們好奇著是什麼動力,驅使著學姊多年來在編輯這條路上堅定不移地走著。多年來,擔任過不同媒體類型之編輯的學姊笑著說,到最近才慢慢釐清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其實是「整理」,因此特別熱中於整理大量的資料。而這也正是編輯工作的本質。

 

編輯的本質

所以,編輯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呢?

學姊認為「編輯」,其實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生活中許多事情,其實都與「編輯」密不可分,只是我們可能不曾注意過。學姊說擔任編輯好多年,才慢慢體會出這個道理。生活中有許多「編輯」行為的體現,比如學生時期寫作業,必須要統整吸收到的知識,再轉化成井然有序的文字,書寫過程將文字編排得有條不紊就是一種編輯。或是分組報告的時候,如何把多個組員分工製作的內容,匯整成一份清晰易懂的報告,這也是編輯。學姊也分享過去自己學生時代在閒暇時間,剪貼報紙並搜集成冊的嗜好,這些拼貼多張報紙再組合成主題性分冊的過程,也是一種編輯呢!

而在編輯的工作崗位上,因公司或工作屬性不同可能會有不盡相同的工作體驗。學姊表示,從事翻譯書或自製書的製作也有一些差異。擔任翻譯書的編輯,除了聘請專業的人士來翻譯,自己負責校正文字之外,有時也須主動查證,要下的工夫不見得少。擔任自製書的編輯,則不僅考驗編輯的功力,也要有溝通和協調能力,才能展現團隊合作的成果。

 

編輯路上的波折跌宕

學姊進入出版業正逢電腦興起,編輯作業開始由手工進入數位的時代,當新工具不斷引進時,只埋頭書稿已不能適應快速發展的出版形勢。面臨新舊的火花碰撞時,學姊強調「個人的適應力」及「主管」是能否與時俱進的關鍵。學姊也直言表示:「編輯這個行業是需要一點運氣的」,除了自行培養能力、吸收新知,公司整體及主管更決定了該公司會與時俱進亦或是遭到淘汰,因此,能遇到願意因應變化的公司或主管是需要一些運氣的。

學姊在遠流工作時恰逢數位化興起的時代,曾任電子書的編輯,開始接觸數位出版的工作,雖然外界疾呼要跟上數位化的浪潮,但電子書的實際銷售情形卻讓許多出版社採取觀望的態度。遠流身為出版業中數位化的先驅,也在硬體、軟體的變革和各種創新服務的過程中不斷摸索學習。

「也許是太想做數位出版。」學姊離開遠流,加入《大師輕鬆讀》(2016年更改刊名為《管理與創新》),這本刊物是引進國外商管暢銷書的書摘,以中英對照的方式呈現。在累積六百多本書摘之後,學姊建議公司進行數位化,順利將所有內容放在網站上,讓使用者能夠方便地搜尋查閱。

後來,學姊隨著這本刊物進入了希伯崙。但是有別於學姊期望的是,新公司除了希望維持既有的數位服務外,仍希望將重點放在紙本市場。面臨這項決策,學姊有了許多反思。起初學姊個人偏好數位形式,認為可以透過搜尋來找尋內容,一有問題就可以即時搜尋,非常方便讀者查閱,尤其適合商管知識領域。但轉念一想,重新改版後的紙本,如果採取主題彙編,根據主題匯整多本書摘內容再予以呈現,就好比另類懶人包的服務,也是可行的方式。而且無論紙本或數位的呈現方式都脫離不了編輯的本質,如何做出更有用的產品才是最重要的事。

 

圖資系課程的關聯

「有圖資背景的人,做事情特別具有條理。」學姊直言道。

學姊笑著說,大學四年系上的許多課,畢業多年內容細節早就都忘光光了,可是有許多抽象的寶貴能力,卻長久保留了下來。比如:編目課(今「資訊組織」)除了讓我們了解圖書館編目的概念,以及藉由實作獲得編目技巧之外,這些過程之中所隱含的分類脈絡,不僅讓我們的思考更加結構化與脈絡化,也大大的訓練了面對大量資訊時的組織能力。

在擔任編輯的時候,有許多需要內容校正和資料查證的狀況,而「與資料打交道」則一直是圖資背景的人很熟悉的一塊。圖資系長期訓練學生「查資料的能力」,讓學姊發現自己在工作上,可以比別人更輕易地看出資料查證方面的缺失,或是指出事情的問題點。

 

對學弟妹的建議

學姊也建議對於出版編輯業感興趣的學弟妹,要了解出版業相較於其他產業封閉許多,主觀價值評判也較高,應該要訓練自己勇於發問、勇於犯錯。此外,對於編輯來說「文字表達力」十分重要,看過上百份履歷的學姊表示:「履歷是最快、最直接體現出一個人的文字能力的」,如果履歷無法讓人一目了然,很難說服適任編輯一職。而出版業的進入門檻較低,因此,待遇相對較普通,但若是有語言、特定主題或管理等等特殊長才則會加分,因此,學姊建議在學生時期可以培養多元的能力。隨著時間的推進,編輯一職也面臨了更多的創新及挑戰,現在許多編輯也要會「經營」,必須調度成本、人力、資源等等,「專案管理」的能力不可忽視,學姊再次強調對於新事物不能置身事外,必須要與時俱進!

「切勿草率」是學姊對於初踏入職場新鮮人的提醒,第一家公司會影響對於此一行業的認知,找尋一家喜歡的公司、喜歡的文化至關重要,因此要慎選。此外,必須要充滿「企圖心」,不要安於現況,思考自己想要在什麼位置,公司的環境是否滿足自己的條件。

在訪談的最後,學姊表示自己過去的求學、求職生涯並沒有遇到太大的困擾,幾乎是線性地前進,但現今的學生面臨的世界很寬廣,不確定感倍增,因此,更沒有絕對的答案。她鼓勵大家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在最無憂無慮的時候,放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初入職場的摸索代價高一點也沒有什麼不好,因為早點跌倒通常不會跌得太重,如果等到五十歲時再摸索,就更躊躇不敢放手一搏,因此,年輕就該勇於闖蕩!

採訪團隊與景麗學姊(中)的合影


文章分類: 新聞報導 , 系友分享